超市发董事长李燕川:消费并未降级,抓住顾客真正需求是关键
2018-08-28

  本文来自 连线家,“消费并没有降级,关键是要找准顾客真正的需求。”

  

超市发董事长李燕川:消费并未降级,抓住顾客真正需求是关键

8月22日,经过第三次调整的超市发学院路店重装开业。“年轻化”是本次调整的核心,门店增加了小海鲜、果切、半成品蔬菜、时尚百货等品类,同时减少了针织、床品、内衣内裤、大众化百货等“低质低价”商品。此外,学院路店还以联营的方式引入赛百味、快乐柠檬水吧、24小时书吧、超市发-罗森便利店等年轻消费者喜欢的业态。


  近期经常见诸报端的一个词汇是“消费降级”。上半年消费数据不容乐观;拼多多上市让业界意识到“五环外”消费群体的庞大;涪陵榨菜和牛栏山二锅头的股价上涨暗示着低价商品市场走俏。“住千万豪宅,吃榨菜,喝二锅头,中产消费寒冬来了”,有媒体曾经这样报道。

  真的是消费降级了吗?或者说能否以消费降级作为零售业转型的重要依据?从超市发学院路店的改造情况来看,消费降级对于超市业态而言是不成立的。超市发学院路店面积2400平方米,此前的日均销售额为40万元,改造之后销售增幅预计达到10%。

  消费升级还是降级?就这个话题采访了超市发董事长李燕川。在他看来,要分具体业态来判断,购物中心、百货店的确呈现明显下降趋势,但超市业态有小幅增长。

  “消费并没有降级,关键是要找准顾客真正的需求。比如你的主流顾客成家之后花在个人身上的消费少了,但花在家庭方面的消费高了,你就要考虑如何满足他新的需求”,李燕川表示。

 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连锁经营“科班出身”的从业者,李燕川早前在日本学习零售业系统知识的阅历和超市发的国企背景,这使得他能以全面、从容的心态来看待这些年零售业的变迁。

  本次访谈,不仅涉及到对当前消费环境的认知;还涉及到新零售崛起和资本寒冬的话题;以及放眼历史长河,如何来看中国零售业发展等问题。

  谈业态创新:底层逻辑是以消费者中心

  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请谈谈超市发学院路店的改造,我们改造这家门店的逻辑是什么?

  李燕川:学院路店是超市发最老的一批门店,周边有包括农大、林大、北航、语言学院、地质大学等在内八大院校。这次改造将门店进行了重新定位:此前的门店是定位于全客层,周边高校师生和社区居民都是我们的目标消费者;升级之后侧重满足周边高校师生等年轻消费者,这一群体将占到50%的比例。

  与之对应,我们在商品上也进行了调整,增加了时尚百货、果切、半成品菜等品类,减少了塑料盆、内衣内裤、针织、床品等定位低端的商品,SKU数从原来的11000种压缩为当前的8000种。针对目前家庭人口少的趋势,我们还引进了一次只能煮两人份米饭的电饭锅。

  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学院路店改造规划的之初我们对它的销售预期是多少?达成情况如何?

  李燕川:我们预期能够实现10%的销售增长。学院路改造前日均销售额为40万,改造后最近一段时间跑下来的数据显示每天能卖60万元。另外,毛利率也有提升。

  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近期业界都在说“消费降级”,毕竟无论从经济数据还是消费者信心来看,大家的购买力不如以前了,你怎么看这个问题?

  李燕川:我认为对于超市来说,不存在消费降级这一说。所谓消费降级是没有抓住顾客的真正需求。比如一些新零售业态为了突出特色而主推龙虾这样的高单价海鲜。消费者尝过几次新鲜之后就很少再购买了。这不是说因为消费降级而买不起了,而是说龙虾并不是主流消费者的真正需求,不会天天吃。

  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从与罗森合作开便利店,到引入24小时书吧,再到尝试生鲜智能货柜,超市发这两年在业态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。你认为业态创新的底层逻辑是什么?

  李燕川:业态创新的核心只有一点,即以消费者为中心,只要是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价值的,我们都会尝试。以四道口店为例,基于这家店独特地理位置及顾客需要,我们在里面开了一个24小时经营的书吧,采取“罗森便利店+书吧+贡茶+鲜花”的组合。

  另外,我们会对不同的创新项目进行测试。比如,我们有一家店打算引入手机维修业态。虽然从理论上来说,年轻消费者很少有人去修手机,他们一般都是手机坏了就换新的,但我们还是愿意去尝试。

  谈与罗森合作:重新明确业态定位,年内开20家便利店

  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去年7月,超市发联手罗森开出了第一家“超市发-罗森”便利店。一年过去了,双方的合作怎么样?

  李燕川:我觉得双方合作最大的成绩应该是重新明确了便利店的定位。我们都认为,便利店满足的是个人消费、即时消费,消费场景针对个人,而非家庭。这个定位将便利店和社区店进行了精确切分。有很多人把100平方米左右的生鲜社区店也称为便利店,这是不准确的。我的观点也得到了罗森中国区总裁三宅示修的认同,我们在这方面达成共识。

  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“便利店+生鲜”在业界争议比较大,比如日本罗森100,它是专门尝试“便利店+生鲜”的业态,但其经营情况并不如预期。超市发很早就提出了“便利店+生鲜”的构想,你是怎么考虑的?

  李燕川:“便利店+生鲜”并不是指便利店+全品类生鲜,而是在经营便利店的同时引入一些果切、沙拉以及半成品的菜,其核心还是针对个人的即时消费,我觉得这是可行的。

  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超市发-罗森便利店今年打算开几家门店?双方合作模式是怎样的?

  李燕川:目前正在装修第17家门店,计划到年底开出20家门店。超市发-罗森便利是以超市发单店加盟罗森的形式来开展,所有门店为超市发直营,门店人员由超市发派驻,罗森提供商品和培训。

  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超市发的战略聚焦在社区商业。你认为做好社区商业,有哪些经验可供业界参考?

  李燕川:做好社区商业,企业首先要把自己当成社区的一份子。社区的事情就是你的事情,比如积极参加社区或者街道组织的各种活动。以超市发为例,我们成立了一个60人组成的义工队伍,到每个社区慰问孤寡老人。这些事情看上去是无关经营的,但其实能够增加消费者的粘性。其次是把业态要定位好,要有不同面积的店型来满足不同消费者。

  谈资本寒冬:本质是商业伦理的缺失

  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你如何看待不久前一些便利店品牌爆出资金链紧缺,以及其背后的资本寒冬?

  李燕川:依照一些所谓新零售业态烧钱的速度,我觉得能够支撑到现在才暴露问题已经不错了。去年无人货架最疯狂的时候,我们就认为它是不可持续的。举例来说,我见过的几乎所有公司的办公室就同时布点了好几家无人货架,很多都是重复建设。无人货架可以尝试,但不能过度竞争、无序扩张,它违背了商业发展的规律。

  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背后是资本在推波助澜吗?

  李燕川:我认为最根本的不是资本,而是人心的贪婪和浮躁。很多商业模式设计之初就是奔着上市圈钱去的,如何讲故事、如何融资、如何上市,都一步步设计好了。可以说,这是一种商业伦理的缺失。事实上,在欧美国家这种“套路”也是存在的,只不过在中国表现的更为突出而已。

  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资本寒冬之后,行业是不是回归理性竞争了?

  李燕川:不一定。这一批倒下去了,会不会又出现新的一批;今年、明年是安静下来了,后年会不会又包装出一个新的概念重新炒作起来呢?因为浮躁永远存在。从电商到O2O,再到去年的无人货架和便利店疯狂扩张,历史证明了这一切。

  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:可否预测一下,2019年的实体零售业将会怎么样?

  李燕川:超市业态会艰难增长,估计会有5%左右的增幅;行业会迎来新一轮的并购与整合;过去“黄金十年”一样的增长一去不复返。


0
还可以输入500个字
评论
更多评论

相关推荐